黑色污染猖狂“绿色打印”举步维艰

  • A+
正版清零软件

中国去年扔掉的2000万个激光墨盒组件和8000万个喷墨墨盒,这些一次性打印耗材,已经变成了埋在地下千年的“黑色污染”。在中国用户还在关注原装耗材的时候,“绿色打印”已经在发达国家流行起来,可回收的通用耗材也成了抢手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通用墨盒年产量已达3亿支,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大部分销往发达国家,因此无法在我国推广“绿色打印”。每年花费260亿元,中国每年花费260多亿元的打印机耗材,使用一次就成了垃圾。一项调查显示,国内用户扔掉的大多数一次性废墨盒中仍有10%至40%的墨粉。如果随意丢弃,会对地下水和土地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要知道,一滴残墨可以污染60立方米的水。大多数打印机耗材由塑料、金属等制成。,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生产可以多次补充碳粉的通用耗材,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回收方法。正是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使用通用耗材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欧洲,平均每10个硒鼓中有7个属于环保可再生产品;在美国,激光打印机的硒鼓一般会重复使用五次。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上通用耗材的比例少得可怜,通用墨盒和硒鼓的市场份额不到10%。在我们为国外高价一次性原装墨盒付出高昂环保代价的同时,一些国家却在享受着大量国产的通用耗材,保护着自己的环境和资源。为什么在全球最大的通用耗材生产国“绿色打印”很难实施?关键是法律制度缺陷导致了“拦路虎”。原厂商警告麻烦“如果您不使用惠普原装硒鼓,则无法得到应有的打印效果”;"使用非爱普生黑色墨盒,可能对打印质量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对打印机产生损害"...用过国外品牌打印机的中国用户都见过这样的警告条款,言外之意就是一般耗材不可信。对于很多打印机厂商来说,原装的一次性打印耗材无疑是最大的利润来源。通过建议消费者在订购“洋灯”时必须使用“洋油”,每台打印机都可以成为“金蛋”母鸡。引入警告条款是公开的计划,国外一些厂商甚至使出卑鄙手段,在打印机上安装智能芯片,只配原装耗材“认”。无论是警告条款还是智能芯片,在发达国家进行通用耗材都是违法的。但由于我国没有循环经济法和反垄断法,国际打印机巨头可以采取双重标准,阻碍了我国打印耗材的回收和通用耗材的使用。回收网络需要改进。上海的打印耗材消费量占全国的20%左右。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准备率先建立打印耗材回收体系。虽然回收耗材的价格比原装耗材低很多,但是“绿色打印”因为假冒伪劣,很多单位都无法接受。此外,回收的废旧耗材多为“游击队”,生产通用耗材的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废旧耗材作为原料。目前,上海正在探索建立和完善打印耗材回收网络,严格规范耗材回收企业行为,扶持品牌企业和产品,让回收的耗材与“小作坊”无缘。作者:IT世界

  • 我们的腾讯QQ453030443
  • 手机QQ扫一扫,添加好友
  • weinxin
  •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手机微信扫一扫,关注打印机维修公众号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