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on (Epson)LQ1600打印机常见故障处理!

  • A+
正版清零软件

Epson)LQ1600打印机故障排除!【转折】爱普生-1600K常见故障处理针式打印机因其价格低廉和点优秀而被广泛应用于打印复写纸、多层纸和蜡纸。由于针式打印机的机械部件较多,容易出现故障。但是大部分故障都可以由用户自己排除。下面是我在使用和维护打印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故障和排除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以EPSON-1600K型针式打印机为例)。首先,开机后打印机指示灯不亮。保养步骤:1。先检查交流电压输入是否正常,检查一下220V电源信号线就可以知道了。2.检查打印机电源板保险丝是否熔断,如果熔断,请更换保险丝。3.如果新换的保险丝再次熔断,断开与35V电压相关的器件,检查插件是否有问题。4、电源板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修理电路板。2.打印机自检正常,联机 printing异常。保养步骤:1。检查“联机”灯是否亮,如果不亮,按“联机”按钮。2.检查打印机是否已连接到计算机,并检查连接打印机和计算机的电缆的两端。3.检查并口LPT设置是否正确。4.检查新安装的软件和打印驱动程序是否设置正确。3.检查打印笔迹是否模糊或不均匀。保养步骤:1。检查打印头是否损坏。如果打印出来的字线有空行,说明打印机的打印针有问题。虽然免维护可以通过软件来完成,但是打印速度会受到影响。另外,不能用断针打印蜡纸,否则更容易断其他针。打印头价格无法与打印针的价格相比。断针换个新打印头太浪费了,送到维修部也是耽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行修复:①先检查针头是长还是短。将打印头的绕线插孔对准自己,观察打印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②取出打印头线包,换上新针。有两个线包,上面的是长针,下面的是短针。换长针更方便。把断针拿出来换个新针就行了(注意与断针的型号要相同)。换短针的时候还必须把长针拿出来,比较麻烦。(3)确保新针与相应的旧针长度相同。尽可能使用更换的打印针,使更换的打印针与对应的旧针长度相同。如果更换后打印针长度不同,必须用细铁砂纸打磨。2.检查打印信号线是否损坏。信号线的维护方法一般有两种:①找出断裂的部分,用细铜芯线小心连接,但这只是权宜之计。②买一对新的信号线进行更换。更换时,打开打印机的面板盖,取下打印胶辊、导纸板和其他组件,并按原样连接。3.检查打印头线包是否破损。首先,用欧姆表测量每个线包的电阻值。线包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8-10号为普通地线,其余为12个打印针的线包。测量时,用欧姆表测量点和8-10 点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电阻。正常电阻应该在29欧姆和2欧姆之间。)(其中:2-3为热敏器件,温度大于100摄氏度不工作,小于90摄氏度重新工作。9-11为公共地线,其余则为12根打印针的线包。测量方法同上。苦发现某个线包欧姆值超出范围,则需整片更换线包片)LQ-1600k打印机故障现象:一台LQ-1600k打印机在打印表格时,滑架的电机不时发出“咔咔”的噪音,滑架的起始位置逐渐向右移动,导致滑架与右墙相撞,同时滑架的电机异常发热。故障维修:首先用万用表检测电机线圈绕组的电阻值,没有发现异常。然后测量电机的静态锁定电压,发现高达到14V,远高于5V 高的正常值。静锁电压过高高,必然会增加电机线圈绕组中流动的电流,造成电机发热。而且由于运行时驱动电压和锁定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减小,驱动能力下降,使电机失步,导致滑架撞墙。根据LQ-1600K打印机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STK6722H芯片完成字体电机的drive 高电压与锁定低电压之间的切换。为了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位置,我借助一台可以正常工作的同型号打印机,对STK6722H芯片进行了对比测试。相关数据见下表(以10脚为参考端)。测量中发现,正常机和故障机的5、6、13、14、17、18脚电阻值相差较大,都是专用门阵列E05A09BA的输出端。因为字车电机的相序信号和闭锁信号都是来自E05A09BA,所以可以判断是芯片损坏。更换后,再次进行测试。实测数据与正常机器一致,打印机工作正常,字库电机不再发热。针脚正常机器故障机器针脚正常机器故障机器1 430 380 2 760 770 3 2000 1800 4 780 790 5 750 6000 6 730 6100 7 780 790 88 0 910 9 140 140 100011 1070 1150 12 780 790 13 750 6200 14 750 6200 15 780 790 16故障排除:LQ-1600K打印机由CPU控制两个三极管导通/关断,驱动压纸杆电磁铁拉入或释放(见附图)。测量后发现Q36烧坏,管是D1981(1810)。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同型号的晶体管,所以查阅资料后用录像机更换成功率管D1275,排除了故障。另外,打印针的驱动晶体管也是D1981(1810),损坏了可以换成D1275。麻烦:LQ 1600k打印机只能打印西文,不能打印汉字。故障排除:根据打印结果,西文完全正确,而中文写的是西文。考虑到西文只占用了数据线的第7位(D0 ~ D6),而汉字是用第8位数据线D7表示的,怀疑故障出在并口数据线D7相关的电路部分。分析电路图(见附图)。打印机的并行接口由一块M54610P9(5A)构成,完成8位数据求和。用示波器测量M54610P的第11、29脚(D7的输入输出脚),没有脉冲信号。怀疑芯片损坏。更换一块M54610P,然后重试。故障仍然存在。用万用表测量D7对地电阻为0ω。根据电路图,D7不仅与M54610P相连,还与74LS076(6B)的8脚和CPU μPD7810(7B)的18脚相连。切断74LS07的8号针后,再次测量D7对地电阻,发现短路还在。好像是CPU μ7810的18脚内部短路的原因。由于CPU价格昂贵,更换不便,考虑到18号针用于串口通讯,在LQ-1600K不工作,试着切断CPU的18号针,发现D7不再对地短路,开始打印中文稿件正常。故障排除。总结:本案例中,不需要更换的M54610P在故障维修时被更换,走了弯路。因此,在更换芯片之前,最好进行更全面的判断。毕竟更换芯片比检查芯片麻烦多了。故障症状:一台LQ-1600K打印机,开机后无论有无纸张,按下面板上的“进纸/退纸”按钮,压纸连杆不动,打印纸进退不顺畅,其他功能正常。故障维修:根据故障现象,怀疑压纸环节电磁铁及其驱动电路有问题。拆下盖子后,发现压纸环节的电磁铁线圈已经烧坏,主电路板上的晶体管Q35外壳已经爆裂,Q36也已经击穿。更换Q35、Q36和电磁线圈(买不到同型号线圈时,可自己绕制,用相同规格的漆包线,在原有的骨架上绕制后测其直流电阻应在22±2Ω之间)并排除故障。故障现象:LQ-1600K打印机打印时有周期性字间压缩,但进退纸操作正常。故障维修:从故障现象来看,好像不是电路有问题。估计故障出在机械部分。打开机盖,对机械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送纸机械部件的一个塑料齿轮少了一个齿。更换齿轮并排除故障。故障现象:LQ-1600K打印机打印报表输出程序时,打印开始位置一直向右移动。故障维护:为了排除报表输出程序导致故障的可能性,改变了打印内容,故障依然存在。用无水酒精清洗打印头的初始位置传感器、打印头的传送带和前车的两根导向轴,然后清除机器内的灰尘。故障症状:对于一台LQ-1600K打印机,更换打印头线圈后,将打印头安装在字库车上,启动电源和缺纸指示灯闪烁熄灭,字库车不动,而电源会发出“滋滋”的声音。但是如果把打印头从字库车上拆下来,或者把打印头的连接电缆拔掉,启动时一切正常。故障维修:因为打印头在不接触滑架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所以估计问题出在打印头本身。怀疑打印头线圈与金属外壳短路,用万用表检查,确实如此。拆开打印头,取出打印针,再取出新线圈,安装后再次测量,还是和外壳短路。仔细检查线圈,发现它的两个金属脚根部有一团铅笔尖大小的焊球,电路板上预留的焊锡点孔离金属外壳很近。线圈插入线圈座后,焊球很可能与金属外壳接触,造成短路。所以用电烙铁去除多余的焊料(注意:去除时动作一定要“点”,不允许直接接触金属脚,否则金属脚的塑料座会熔化)。检查完毕后,安装打印头,打开并排除故障。故障现象:一台LQ-1600K打印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但打印头没有动作。故障排除:先检查各电源输出,未发现异常。估计是主板问题。用逻辑笔测量CPU地址信号的输出管脚,没有脉冲信号。再次测量晶振的管脚(30)和(31),有脉冲,说明CPU不工作。启动时,使用逻辑笔测量(28)个引脚,发现没有复位脉冲。复位电路部分如附图所示。测量Vx的电压,5.1V,正常。测量C26到零伏之间的电压。根据电路原理分析,Vx电压正常,只有当DISC输出低电平时,才有可能使THLD端为低电平。测量C25两端的电压,该电压也很低。最后发现接口芯片M54610P的(2)引脚一直处于低电平。(2)引脚是主机初始化信号的输入端。经过两级放大驱动后,M54610P从引脚(3)输出,加入复位电路。(2)引脚电平持续低,导致CPU复位操作无法结束,CPU无法进入正常工作。检查(2)脚连接的外围电路,没有问题。用万用表测量(2)脚与地之间的电阻值,正负电阻值只有10欧姆左右。更换M54610P后,启动机器,故障仍然存在。用逻辑笔检查CPU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有脉冲,表示CPU已经工作。考虑到主板同时两处失效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还是再查一下m 54610 p点。结果我们发现(29号)和(30号)脚在焊接的时候不小心卡住了。检查这两只脚分别接在CPU的读控制线和其中一条地址线上,导致CPU的控制逻辑紊乱,无法正常工作。重新焊接后的故障排除。故障现象:接通电源,打印机无指示。开盖后发现F12A/250V的保险丝烧断。更换同类型的保险丝管后,电源有时会工作几分钟,然后主电源自动停止工作。故障排除:取下打印机电源板,用万用表测量。发现主开关Q1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存在击穿短路。Q1型号为2SC4313,主要技术参数为:发射极开路击穿电压BVCBO≥800V,集电极电流ICM=10A,功率PCM=85W。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同型号的晶体管,所以选择了参数值相近的BU508A作为替代品。BU508A三极管的参数为:PCM=75W,ICM=7.5A,BVCBO=1500V。三极管更换后,接通电源,打印机自检正常,但十多分钟后电源自动停止工作。一开始以为是新换的三极管因为参数不正确烧坏了,但是BU508A焊接测量的时候发现并没有烧坏。改装后接通电源,打印机可以工作几分钟,然后自动停止。当主电源正常工作时,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Vbe=0.7V,Q1工作在正常导通状态。当操作停止时,Q1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为-0.2v,Q1工作在截止状态。为了诊断故障原因,仔细分析Q1的工作状态(见附图)。Q1的基极电位由R14和Q2的分压决定。当Q2工作在off状态时,Q2的集电极输出高 potential,Q1开启。Q2导通时,Q2晶体管集电极到发射极的饱和压降VCE为Q1基极电压(0.2 ~ 0.25)伏,此时Q1截止。驱动电源IS流经电阻器R14和晶体管Q2。如果R14电阻改变值或开路,则没有is流过。Q1的基极电位嵌入0.2伏的Q2饱和压降,即异常工作状态。用电烙铁焊接R14电阻,测量其电阻值为3000 kω,正常值为510 kω(注意电阻测量必须焊接,不能通过电路板测量准确判断)。换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打印机恢复正常。总结:故障是由R14的热稳定性恶化引起的。刚开始R14的小电阻可以让Q1正常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R14发热,电阻变大,导致Q1关断。故障症状:一台LQ-1600K打印机,启动后电源指示灯亮,命令灯和联机灯灭一次,无论在哪里,车厢都向右停,间隔0.5秒有五次报警,无法自检,缺纸灯不亮。故障维修:根据以上故障现象,可以断定电源部分没有问题,车厢只能单向移动。初步分析是车厢的驱动电机、驱动电路及相关部件存在问题。用万用表测量一字车电机各端电阻值,没有发现开路现象,说明一字车电机没问题。检查主板上字车电机的驱动电路部分,对相关元器件进行静态测量,没有发现问题。更换另一台机器的主控板,故障依然存在。经过以上测试,可以得出结论,一字车及其驱动电路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仔细分析机器的故障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间隔0.5秒的5次报警都是支架故障。支架部分主要由拖板电机、拖板、传感器和金属框架组成。经过以上检查,最终判断是传感器部分有问题。根据故障现象,无法进行初始化,很可能是初始位置传感器有问题。初始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架的初始位置。该装置是一个光电转换器。当打印机打开时,首先,硬件被初始化。在初始化期间,打印的开始位置由初始位置传感器决定。如果正常,光电转换器产生“高”电平信号给CPU。拆下位于底板左前侧的初始位置传感器,发现设备很脏。去掉外壳,里面积了很多油渍,几乎完全贴住了其中一个光电池。用酒精仔细清洗去除油污,重新安装后再排除故障。总结:以上故障从发现到最终排除需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是用来检查主板上的电机和相关驱动电路的。一开始没想到问题是初始位置传感器,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只看车这个词的表面现象,忽略了警报声提供的线索,而这个线索也容易被忽略。

  • 我们的腾讯QQ453030443
  • 手机QQ扫一扫,添加好友
  • weinxin
  •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手机微信扫一扫,关注打印机维修公众号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