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针式打印机打印头的故障维护打印头常见故障包括:1。打印头坏了;2。打印针线圈烧坏;3.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的间隙偏离;4.打印头电缆已断开。1.打印头断针原因:A、打印强度高、打印量大是断针的主要原因。打印头脏了。由于长期使用,油墨和纸屑堆积在打印头过针板之间形成的污垢阻碍了其出针,容易折断打印针。c、缎带引起的断针,使用非原装缎带或缎带时间过长,破坏了缎带的组织。当打印针碰到色带时,很容易刮针。d、线圈短路:除了线圈本身的质量问题,主板的针驱动管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如果针驱动损坏,则应在更换线圈后更换相应的针驱动管。e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损坏的情况非常少见,其故障就像打印头过热的情况。维护方法:因为打印机的打印原理是多个打印针击打色带形成的点阵构成一个字符/汉字。如果打印头有断针,打印出来的字/汉字就会缺笔画。主要介绍LQ-1600K/ LQ-1900K打印机型号的换针方法:1)结构:LQ-1600K和LQ-1900K打印头为双层排针结构,有长短针两种规格,各l 2根。2)排列:打印头24针分奇数列和偶数列。长针是:2,6,10,14,18,2,3,7,11,l 5,19,23;短针有:4,8,12,l 6,20,24,l,5,9,l3。首先,使用打印头故障测试程序检查哪些针脚出现故障,然后移除色带盒,打开打印头锁定夹,从两侧握住打印头散热器(即外壳),向上提起打印头,查看是否有两条柔性扁平电缆连接,然后通过拔掉电缆取出打印头。用酒精棉球擦洗打印头前面的墨水污渍,看看有没有缺针。如果针断了,就需要换了。换针时要准备好工具,主要有镊子、刀片、金刚石钻、钢直尺、油石和打印头专用夹具(专门用来拆卸打印头散热片的工具)。用专用夹具拆下散热片,可以看到几层结构。将机头向下转动,松开定位爪,取下最上面的后铜盖,这样可以看到1 2长针呈环形分布,从测试结果中辨别断针是长针还是短针,然后统计断针的位置,用镊子取出放在一边;如果仍有短针折断,继续取出所有长针,然后用刀片在中间的黄铜垫片下分开,露出1/kloc-2短针,用同样的方法取出折断的针。然后取一根好针(长针还是短针取决于要更换的断针),用钢尺精确测量针的长度,根据测量的尺寸用金钢打磨新针(注意针头上的毛刺),然后从原来的位置插入。更换针头后,用手指轻轻按压1 2针头的尾部,使针头从正面伸出。这时你应该看到1号针和。同时,当手指松开时,每根针可以立即缩回,保证每根针顺利排出。只有在确认所有短针到位后,才能安装长针。合铜座前,将每根针的定位销打入槽内,合上长针层的定位孔,检查无间隙后再安装长针。长针只需要根据对应孔的位置插入即可。长针从尾部到头部要经过几道导向槽,最上面的槽孔容易穿破。第二洞稍微难一点。只要穿过去,针就能顺势而下,轻松到达位置。用拇指按压衔铁,针应露出1mm,说明更换的针是好的。插上所有插头后,按压背面铜盖,应该是无缝的,安装三脚定位爪,装上散热片,然后在电脑上打印测试。2。打印针线圈故障原因:打印头的出针动作是依靠打印针驱动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吸引或释放衔铁来控制打印针的进退。如果针驱动线圈烧坏(开路),对应的打印针不会出来,导致打印缺陷少;如果针驱动线圈短路(故障),整个打印机可能无法工作。维修方法:印刷针驱动线圈是否正常,一般用万用表的R×1档测量其DC电阻即可。下面以LQ1600K打印机为例,介绍一下如何更换线圈。更换线圈时,要根据固定好的线圈对应关系找到不良线圈,用刀将粘在线圈架上的明胶剪掉,然后用镊子和电烙铁将线圈取出。拆除不良线圈时,注意不要损坏相邻的良好线圈,安装线圈时,注意不要用铁壳接触线圈的引脚。最后用明胶固定线圈。打印头修复后,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恢复打印头。针和线圈修好后不要启动打印机。如果打印头中的线圈损坏,需要检查打印机中的驱动晶体管V1-V 24是否正常,24驱动晶体管的外围电路是否完全相同。所以正常情况下测量每个晶体管的静态在线参数是非常接近的。打印机断电时,可以用万用表测量每个驱动管的b-e和c-e之间的电阻,判断驱动管是否有问题。如果驱动管有损坏,仍然会烧坏驱动线圈。3.打印头与打印辊之间的间隙偏离故障原因:打印机长期使用后受到撞击振动;或者打印机维修后(拆卸打印机的滑架机构进行维修或清洗),打印头与打印辊之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化。如果间隙过小,打印针的冲击力过大,容易造成打印头断针或打印过厚甚至形成墨球(一般称为“棕带”);如果间隙过大,打印针长时间突出导板,也容易造成断针。同时,要打印的字符/汉字字迹太浅。因此,有必要定期检查和调整(尤其是在修理滑架机构之后)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的间隙。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的间隙是打印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有偏差,轻者影响打印效果,重者断针。用户应注意定期检查和调整。维护方法:(1)一种通用的“间隙”调整方法A .取下安装在打印头上的色带盒。b .打开打印机外壳,拆下字体框架的固定螺丝,用打印头调节杆抬起框架末端。c松开打印头调节杆的固定螺母(调节杆安装在偏心滑块螺栓上,有的打印机用螺丝),将打印头调节杆转到二档(一般是薄纸位置),插入四层打印纸(约0。23-0。27mm厚),并旋转打印头的滑块。此时,分别调整印刷辊的左、中、右位置,均匀后拧紧调整杆的固定螺母。(2) LQ-1600K、LQ- 2500和LQ-800/1000打印机“间隙”调整方法:首先,取下打印头,取下褪色的磁带导轨,然后将打印头放回托架中,将螺丝刀的刀片插入托架导轨轴的埋头孔中,左右旋转,调整打印头与打印辊之间的间隙,使其达到规定值。4.打印头电缆断线故障原因:一般打印头电缆采用塑料软排线。这种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起皱。一种是随着打印头插拔次数的增加,插入打印头插座一端的线缆会在折痕处断裂(需要拆下打印头进行维修);另一个是随着打印时间的增加,打印电缆的中间部分在字体车运动过程中容易磨损或起皱。如果电缆上的绝缘层被磨掉,打印针驱动信号会与打印机机架短路,导致打印机主控电路失效;如果打印线缆的折痕断了,打印针的驱动信号就会开路,导致相应的打印针无法打印,导致打印字符/汉字的缺陷更少。维修方法:这两种电缆故障可以用万用表检查。方法是将万用表的两个探针分别放在电缆两端对应的线上,测量电阻是否为零,必要时在折痕处做弯曲试验,观察万用表上的电阻是否变化。诊断出断线后,更换相同型号的打印头电缆。切记线缆断裂部分不能用焊接处理,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被信号短路处理,严重时会导致信号对地短路,导致打印机主控电路失灵。当打印头电缆有折痕但没有断裂时,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信号线断裂。方法是这样的:先剪下一条长约1.5cm的胶带,然后在胶带中间贴上一张长约0.5cm、宽度与胶带相同的薄纸,避免胶带中间粘上电缆。然后在折痕处稍微向外弯曲电缆,将纸张与折痕对齐,并将胶带贴在电路上。这样,胶带片产生的张力将始终迫使线缆在折痕处略微向外弯曲,使得线缆能够在折痕处产生适当的向外的张力,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线缆在打印过程中因打印头向右移动而导致的折痕处折叠,并防止打印头线缆中的信号线断裂。
- 我们的腾讯QQ453030443
- 手机QQ扫一扫,添加好友
-
-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手机微信扫一扫,关注打印机维修公众号
-